高辉清《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决策优化》课程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二、课程核心内容
模块一: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1、风险本质与分类
风险定义:不确定性对企业目标的影响。
风险类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等。
2、风险管理框架
COSO框架与ISO 31000标准解析。
风险管理流程:识别→评估→应对→监控。
3、中国政策与法律环境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政策解读。
案例:某央企因合规风险导致的重大损失与整改路径。
模块二:风险识别与评估工具
1、风险识别方法
宏观环境分析:PESTEL模型(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法律)。
行业风险分析:波特五力模型、战略群组分析。
企业内部诊断:价值链分析、资源能力审计。
2、风险评估技术
定量工具:蒙特卡洛模拟、风险矩阵、VaR(在险价值)模型。
定性工具:SWOT分析、情景规划、德尔菲法。
案例:高辉清参与的《“十五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分析与测算》中的风险量化模型应用。
模块三:风险应对策略与战略整合
1、应对策略矩阵
风险承担:高收益高风险领域的主动布局(如新兴市场投资)。
风险规避:退出高风险业务或区域(如地缘政治冲突地区)。
风险转移:保险、外包、对冲工具(如期货、期权)。
风险降低:流程优化、技术升级、多元化投资。
2、战略决策优化框架
风险偏好设定:结合企业使命与资源禀赋,明确风险容忍度。
战略弹性设计:动态调整业务组合,平衡核心业务与新兴业务。
案例:华为“备胎计划”应对技术封锁的风险管理逻辑。
模块四:数字化转型下的风险管理
1、数字技术赋能风险识别
大数据与AI在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如舆情监测、供应链风险预测)。
案例:高辉清参与的神经网络股市预测模型在市场风险评估中的实践。
2、网络安全与数据隐私风险
等保2.0标准与跨境数据传输合规要求。
应对策略:零信任架构、数据加密、应急响应机制。
模块五:组织与文化保障
1、风险治理结构
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与运作模式。
三道防线: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内部审计部的协同机制。
2、风险文化培育
从“规避风险”到“管理风险”的思维转变。
激励机制设计:将风险管理绩效纳入KPI体系。
模块六:实战案例与模拟演练
1、案例拆解
案例1:某能源企业因汇率波动导致利润下滑的应对策略。
案例2:某制造业企业通过供应链多元化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2、沙盘模拟
分组设计企业战略方案,模拟市场突变(如政策调整、技术颠覆)下的风险应对,导师点评优化。
三、课程特色与教学方法
-
数据驱动:引入高辉清建立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股市神经网络模型等工具,量化分析风险影响。
-
政策衔接:结合“双碳”目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国家战略,提出风险管理与战略协同路径。
-
国际视野:对比欧盟、日本等循环经济实践,分析中国路径的独特性与挑战(如资源税改革、绿色金融)。
-
互动研讨:分组设计区域绿色发展规划,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可行性。
四、适用对象
-
企业高管:CEO、CFO、CRO(首席风险官),需统筹战略与风险平衡。
-
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经理、内控专员,需提升专业工具应用能力。
-
战略规划团队:战略咨询顾问、行业研究员,需强化风险视角的战略分析能力。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