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清《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路径》课程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二、课程核心内容
模块一: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1、循环经济的经济学逻辑
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分享价值(环境外部性)与贮备价值(代际公平)。
优化模型: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阈值与政策设计。
案例:高辉清提出的“资源循环利用对GDP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
2、循环经济原则与实施路径
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实践应用。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从末端治理到全过程控制。
3、国际经验对比
欧盟“闭环经济”政策、日本“循环型社会”模式。
中国路径的独特性:政策驱动与市场机制结合。
模块二:绿色发展的政策框架
1、国家战略与政策解读
“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中的循环经济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与产业转型机遇。
2、重点领域政策工具
绿色金融:碳交易市场、绿色债券、ESG投资。
财税激励:资源税改革、环保补贴、绿色采购。
3、政策效果评估
高辉清参与的《“十五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分析与测算》课题成果应用。
政策试点案例: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绿色实践。
模块三:产业转型与绿色技术
1、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
工业领域:钢铁、化工、建材行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农业领域:生态农业、有机种植与废弃物资源化。
2、新兴产业培育
新能源:光伏、风电、氢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绿色技术创新案例
宁德时代电池回收体系、特斯拉超级工厂的零碳实践。
高辉清分析的“双创”路径: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突破。
模块四:区域协调与绿色治理
1、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
2、农村绿色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中的生态补偿机制、农村能源革命。
案例: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工业共生体系。
3、全球环境治理合作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与贡献。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与跨国项目实践。
三、课程特色与教学方法
-
数据驱动:引用高辉清建立的神经网络股市预测模型,量化分析循环经济政策效果。
-
案例教学:拆解“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案例,如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政策模拟:分组设计区域绿色发展规划,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可行性。
-
工具模板:提供循环经济项目评估表、绿色技术筛选矩阵、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四、适用对象
-
政府与监管部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地方经济规划部门人员。
-
企业高管:制造业、能源、环保企业战略规划负责人。
-
金融机构从业者:投行、资管、研究部门,关注绿色投资与ESG风险。
-
高校研究者:经济、管理、环境专业师生,需结合政策与产业实践开展研究。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