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卫萍教授《2026年两会经济政策解读与行业机遇》课程大纲
一、课程导论:2026年两会经济政策的核心背景
1、全球与国内经济形势
全球经济复苏与挑战:地缘政治、技术变革及绿色转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现状:温和增长、结构优化特征,内需疲软、房地产风险及低迷通胀等挑战。
两会政策定位:作为“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2026年两会政策将聚焦经济再平衡与高质量发展。
2、政策框架与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GDP增速目标或设定在5%左右,兼顾短期稳定与长期目标(如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政策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双宽松”,宽松周期开启以支持稳增长、稳就业与稳预期。
核心任务: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扩大内需、绿色转型及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宏观政策深度解析
1、财政政策
预算赤字率:或维持4.0%,与2025年持平。
特别国债与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或增至1.6万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及基建投资;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或持平或略高于4.4万亿元。
资金使用方向:促消费(如完善社保医保、育儿补贴)与稳投资(民生及科技创新领域基建、制造业投资)。
2、货币政策
宽松周期:预计降息10-20个基点,降准50-100个基点。
结构性工具:设立新再贷款或扩大现有规模,实施定向财政贴息,支持重点行业与领域。
3、产业政策
科技创新: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支持AI、半导体、计算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色转型:锚定“双碳”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如高端制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
三、行业机遇与投资方向
1、科技创新领域
AI与半导体:AI赋能各行各业(如制药、工业、内容创作),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加速。
量子计算与基因编辑:早期商业应用探索,相关人才与服务需求激增。
机器人产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快速发展。
2、绿色经济领域
储能技术:电网级储能、家庭储能及电动汽车V2G技术成为焦点。
绿色氢能:绿氢产业链(生产、运输、应用)规模化发展,支持重工业及长途运输脱碳。
可持续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与皮革,产品即服务模式推广。
3、内需提振领域
消费升级:个性化健康与长寿科技、适老化改造、智能家居等需求增长。
新型消费模式:远程协作工具、在线职业教育、创作者经济等新兴业态兴起。
区域协调发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带来基建与民生投资机遇。
4、对外开放领域
区域合作: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地区市场潜力释放,跨境电商、数字支付及本地化服务需求增长。
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出海经营,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四、挑战与风险应对
1、外部不确定性
中美博弈:贸易关税趋于稳定,但技术竞争加剧,需关注重点领域(如高科技)的局部博弈。
全球经济波动:美国降息周期及主要经济体政策外溢效应对中国的影响。
2、内部风险收敛
房地产风险:行业尚未企稳,需关注房企债务违约及市场动能走弱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在中央化债计划下逐步化解,但需警惕隐性债务反弹。
低迷通胀:需通过“反内卷”及需求端政策改善通胀预期,提升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信心。
五、未来展望:2026年经济再平衡与长期发展路径
1、短期目标:实现5%左右GDP增速,内需企稳回升,产业结构优化。
2、长期愿景:通过“十五五”规划夯实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
3、政策与市场互动:政策持续发力与市场信心恢复形成良性循环,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六、互动研讨:实战案例分析与决策模拟
1、案例辩论
辩题:“2026年政策应优先支持科技创新还是扩大内需?”
2、模拟决策
任务:分组设计某省份的2026年经济政策组合,包括财政、货币及产业政策,并评估其经济与社会效益。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