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博士《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展望》课程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1、背景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与多边合作机制并存,新兴经济体崛起与发达经济体结构性矛盾交织。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特征明显,高质量发展成为核心目标。
2、目标
解析全球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内在逻辑与外在挑战。
探讨政策工具箱的应用与改革方向,为企业与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培养学员对经济周期的洞察力与政策解读能力。
二、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主要经济体走势
美国经济: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债务风险、去美元化浪潮与全球资本流动。
欧元区经济:欧洲央行政策、俄乌冲突对能源与产业链的影响。
亚洲经济: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国的增长动力与结构性矛盾。
2、全球贸易与投资
RCEP等区域合作机制对贸易格局的重塑。
全球产业链重构:供应链韧性、技术封锁与国产替代。
3、全球金融市场与风险
美元指数波动、主要股市震荡、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新金融危机潜在风险与灰犀牛事件(如债务危机、地缘冲突升级)。
三、中国经济形势深度剖析
1、经济增长动力切换
需求端:消费结构升级(服务消费、汽车消费、农村消费)、投资效率优化(新基建、高端制造)、出口“新三样”(新能源、高端装备、数字经济)。
供给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土地/资本/劳动力要素配置改革、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转型。
2、结构性矛盾与挑战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构建、债务风险化解、政策松绑与房产税延期。
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生育支持体系、银发经济发展。
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对比东南亚“亚洲四小虎”案例,分析中国防范路径。
3、区域与产业分化
区域协调: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后发优势。
产业升级:从“赚辛苦钱”到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案例分析韩国转型升级与日本“失落三十年”。
四、宏观经济政策解读与展望
1、财政政策
赤字率调整、减税降费、专项债发行与财政提质增效。
案例: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与“放管服”改革。
2、货币政策
M2供应、利率走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与宏观杠杆率管理。
案例: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与影子银行治理。
3、产业政策
科技创新:5G、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卡脖子”技术突破。
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金融与碳排放权交易。
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改革、基础保障提升(教育、医疗、养老)。
4、改革与开放政策
要素市场化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要素改革。
对外开放:自贸试验区升级、跨境贸易便利化、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五、风险预警与应对策略
1、外部风险
全球“滞胀”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地缘政治冲突外溢。
2、内部风险
房地产硬着陆、地方债务违约、金融体系风险(银行/非银机构/企业债)。
3、穿越经济周期的策略
企业层面:优化资产负债表、布局新兴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政府层面:强化逆周期调节、完善社会保障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个人层面:理性配置资产、提升职业技能、关注政策导向。
六、互动研讨与案例分析
1、分组讨论
场景1:如何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
场景2: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2、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深圳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创新生态的推动。
失败案例:某地区产能过剩行业的政策调整教训。
七、课程总结与行动倡议
1、核心结论
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中国需以“双循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政策组合拳需兼顾短期稳增长与长期调结构,避免“大水漫灌”。
2、行动倡议
企业: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布局绿色与数字经济。
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保障,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
个人:提升风险意识,关注政策信号,主动适应经济转型。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