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博士《金融监管政策深度解析与前瞻》课程大纲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核心目标:深度解析中国金融监管政策的演变逻辑与未来趋势,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为企业决策者、金融从业者及政策研究者提供系统性框架与前瞻性洞察。
适用对象:金融机构高管、政策制定部门人员、金融科技从业者、学术研究者等。
二、课程内容框架
模块1:金融监管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底层逻辑
1、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变迁
从“一行三会”到“双峰监管”的演进路径(如银保监会合并、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设立)。
关键政策节点分析: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监管强化、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后的制度完善。
2、监管政策的底层逻辑
目标导向:防范系统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工具箱: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宏观审慎评估(MPA)、穿透式监管等。
平衡艺术:监管强度与市场创新的关系(如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探索)。
模块2:当前金融监管的核心领域与政策解析
1、银行业监管
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监管框架:附加资本要求、杠杆率、流动性覆盖比率(LCR)。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包商银行事件后的监管收紧与差异化监管政策。
2、资本市场监管
注册制改革:从科创板到全市场推广的逻辑与影响。
投资者保护:退市制度完善、集体诉讼机制落地。
3、保险业监管
“偿二代”二期工程: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升级。
互联网保险新规:产品开发、销售行为与数据安全的合规要求。
4、金融科技监管
平台经济反垄断:从“二选一”到数据安全审查的监管升级。
数字货币与支付监管:数字人民币试点、第三方支付备付金集中存管。
模块3:国际金融监管趋势与中国应对
1、全球监管协同与差异
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版实施: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标准的本土化调整。
欧盟《数字金融法案》(DiFi)与美国《金融创新与监管法案》(FIRRMA)的对比分析。
2、跨境监管挑战
中概股审计监管博弈:PCAOB审查与中美审计合作进展。
跨境数据流动:GDPR与《数据安全法》的衔接与冲突。
模块4:未来监管政策前瞻与应对策略
1、监管科技(RegTech)的应用
大数据、AI在监管中的应用场景(如反洗钱监测、风险预警)。
监管沙盒的推广:北京、上海等地试点经验与行业影响。
2、绿色金融监管
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再贷款与绿色债券标准统一。
ESG信息披露:从自愿到强制的监管趋势。
3、金融开放与监管适配
跨境理财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下的监管协调。
外资金控公司准入与监管:从“准入前国民待遇”到“穿透式监管”。
模块5:案例研讨与实战工作坊
1、经典案例深度解析
蚂蚁集团上市暂停事件: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的完善。
包商银行破产清算:存款保险制度与问题机构处置机制。
2、实战工作坊
监管政策模拟推演:分组设计某领域(如金融科技)的监管规则,评估其可行性与影响。
合规风险诊断:学员企业真实案例分析,提出合规优化建议(如数据治理、关联交易管理)。
三、课程特色
1、权威性与前沿性:结合王刚博士参与《金融稳定法》草案评析、巴塞尔协议制定等政策研究经验,解析第一手监管逻辑。
2、实战导向:通过20+真实案例(如民营银行监管、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炼可复制的合规工具与方法。
3、国际视野:对比欧美监管实践,探讨中国监管体系的差异化路径与全球协同可能。
4、工具支持:提供监管政策数据库、合规自查清单等实战资源。
四、适用场景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