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教授《人口与劳动力市场变革》课程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当前,中国正面临人口总量减少、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供给缩减等结构性挑战,同时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本课程旨在系统分析人口变迁与劳动力市场变革的内在逻辑,探讨政策应对路径,为学员提供理解人口红利转型、劳动力市场重构及政策优化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工具。
二、核心内容模块
模块1:人口变迁的驱动因素与趋势
1、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
数据解析:结合2020年以来中国人口数据(如出生率、老龄化率、劳动力人口占比),分析人口总量减少、老龄化加速的趋势。
国际比较:对比日本、德国等国的老龄化经验,探讨中国人口结构的特殊性。
预测模型:运用人口预测模型,展望2035年、2050年中国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
2、人口政策调整的逻辑
政策演变:从计划生育到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的调整背景与效果评估。
国际经验:分析法国、瑞典等国鼓励生育的政策工具(如育儿补贴、税收优惠、弹性工作制)。
中国路径:探讨如何通过降低生育成本(如教育、医疗、住房)提升生育意愿。
模块2: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1、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变化
供给端:劳动力数量减少、年龄结构老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需求端:产业结构升级(如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变化。
案例分析:以制造业为例,探讨自动化技术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2、数字经济与劳动力市场重构
技术冲击:人工智能、大数据对常规性、程序化岗位的替代(如客服、数据录入)。
新就业形态:平台经济(如外卖、网约车)、零工经济对传统就业模式的突破。
技能升级路径:分析青年群体如何通过职业教育、终身学习适应技术变革。
3、劳动力流动与户籍制度改革
流动障碍: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如教育、医疗、社保权益)。
改革方向:结合《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如何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案例分析:深圳、武汉等城市吸引人才的政策创新(如落户门槛降低、住房补贴)。
模块3:人口与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应对
1、宏观调控政策框架
三维体系:结合苏剑教授提出的“市场环境管理、供给管理、需求管理”政策工具,分析如何通过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稳定经济与就业。
政策协同:探讨如何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工具激励企业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
2、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体系改革:优化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结构,培养适应数字经济需求的技能人才。
在职培训机制:分析企业如何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生产力(如德国“双元制”模式)。
案例分析:合肥通过“芯屏器合”战略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推动高端人才集聚。
3、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覆盖扩展:将非户籍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如医保、养老),降低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
弹性退休制度:结合人口老龄化趋势,探讨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路径与配套措施。
模块4: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1、国际案例借鉴
德国模式:通过工业4.0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同时保障劳动者权益。
美国硅谷生态:以高校、风险投资、企业协同为核心的全球创新高地。
日本应对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推广机器人技术弥补劳动力缺口。
2、中国实践探索
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产业转移(如中西部承接东部制造业)优化劳动力空间配置。
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
案例分析:华为通过技术创新(如折叠屏手机)重塑消费体验,推动高端制造升级。
三、课程特色
-
数据驱动:结合最新人口数据与劳动力市场调研,提供量化分析工具。
-
政策前瞻: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探讨“十四五”规划下的政策优化方向。
-
案例教学:通过国内外经典案例,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互动研讨:设置小组讨论、政策模拟等环节,提升学员参与感与决策能力。
四、适用对象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