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东升教授《数字经济与未来产业布局》课程大纲
模块一:数字经济浪潮下的全球产业变革逻辑
1、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
定义与特征: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数字技术重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
全球格局演变:中美欧三极竞争,中国从“跟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如数字人民币、数据跨境流动倡议)。
案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40%,四川等省份数字产业集群崛起。
2、技术革命驱动产业跃迁
关键技术:通用人工智能(AGI)、神经计算、量子计算、区块链对产业的重塑作用。
产业分化:头部企业通过大模型构建技术壁垒,中小企业通过垂直场景应用实现差异化竞争。
案例:四川“拉索”宇宙线观测站与超算中心协同,攀枝花5G远程操控矿山机械。
模块二:数字技术重构产业生态的路径
1、产业数字化: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协同”
农业: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如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四川苍溪县“村播”带动农产品出口。
工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集群化(如东方汽轮机、长虹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四川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45.5%。
服务业:数字金融、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爆发,四川互联网医院诊疗量突破2300万人次。
2、市场数字化:数据要素市场的崛起
数据资产化: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数据确权、追踪、交易技术标准建立。
新型市场机制:数据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数字化表达,破解“数字鸿沟”。
案例:四川建成省级一体化算力监测调度平台,统筹智算、超算资源。
模块三:未来产业布局的战略方向
1、前沿技术领域的“卡脖子”突破
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AI代理(AI Agent)的结合,优化企业业务流程。
计算技术:类脑芯片、量子计算对脑机接口、密码学等下游应用的推动。
案例:清华大学研发类脑芯片,四川布局神经计算模型研究。
2、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
碳数据体系:通过数字化实现碳足迹追踪,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如四川电网设备全息感知)。
案例:四川建成12345座集中式充换电站,支撑电动汽车普及。
3、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中国角色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打破美元霸权,构建多极化货币体系。
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提出《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引领国际标准制定。
案例: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使用扩大,四川与东盟数字贸易增长显著。
模块四:政策与治理:数字时代的规则重构
1、国家治理数字化
政策迭代:快速响应技术变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如数据安全法、人工智能伦理框架)。
监管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平衡创新与风险(如数字货币试点、算法备案制度)。
2、全球数字治理合作
多边机制:通过G20、APEC等平台推动数据治理共识,反对“技术脱钩”。
企业全球化:支持中资企业通过数字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如TikTok、SHEIN的全球化路径)。
模块五:实战演练:数字产业布局的决策模拟
1、案例推演
情景1:某传统制造企业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
情景2:地方政府如何规划数字农业园区,带动农民增收?
2、政策设计
任务:结合本地资源禀赋,设计一套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的发展方案。
模块六:前瞻:2030年的产业图景
1、技术趋势
通用人工智能普及、脑机接口商业化、量子计算实用化。
2、产业趋势
全球数字贸易占比超50%,数据成为核心战略资源。
3、中国机遇
通过数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引领全球产业新秩序。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