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郑强教授简介
个人背景:
郑强教授,1960年9月出生于福建武夷山,汉族,中共党员,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后于四川联合大学(现四川大学)攻读高分子研究所博士学位,并在日本京都大学进行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学成归国后,郑强教授加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历任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求是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此外,他还曾担任贵州大学校长、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成就:
郑强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主要从事聚合物流变学、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研究项目40余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9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6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30余人。
社会荣誉:
郑强教授曾连续3次高票当选“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并荣获“2014中国好校长”、首届“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等荣誉称号。他的言辞犀利、观点深刻,被誉为“三说”之人——会说、能说和敢说,深受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喜爱与尊敬。
2026年郑强教授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基于郑强教授的研究领域与近年动态,2026年他擅长的演讲主题方向包括:
1、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
核心内容: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探讨如何通过优化高校布局、提升教育质量来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案例支撑:结合其在贵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工作经验,分享高校如何服务地方产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案例。
现实关联:呼应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建议。
2、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核心内容:围绕“钱学森之问”,探讨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及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案例支撑:以浙江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路径,提出优化教育结构的建议。
政策建议:为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政府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参考,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3、爱国教育与文化自信
核心内容:强调爱国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文化自信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国家繁荣发展。
案例支撑:结合其在演讲中多次提到的“欲强其国,必强其文化”等观点,分享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社会影响:回应社会对爱国教育的关切,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开展爱国教育的具体方法。
4、社会热点与未来趋势
核心内容: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提出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策略。
案例支撑:结合其在演讲中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融合、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现实指导: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应对未来挑战的思路,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