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简介|2026年李玉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简介
基本信息:
学术贡献:
-
菌物资源保育与分类:系统开展黏菌分类研究,发表新种130余个,记录中国黏菌430余种,出版《中国团毛菌目黏菌》《中国真菌志——黏菌卷》等专著,填补我国黏菌研究空白。
-
栽培技术创新:提出“木腐菌草腐化”理论,推动木腐菌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栽培,实现黑木耳大田“地栽”革命,构建智能栽培技术体系,推进“南菇北移、北耳南扩”。
-
深加工与全产业链发展:攻克食用菌质构重组技术,创制健康食品与药用菌新产品,构建活性成分多组学筛选评价技术,支撑我国食用菌产量增长2.38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创建菌物学、菌类作物二级学科,设立我国首个应用生物科学(菌物方向)本科专业,建成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硕博研究生及专业人才数百名。
社会影响:
2026年李玉院士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基于李玉院士的学术背景与产业实践经验,其2026年演讲主题方向可聚焦以下领域:
1. 菌物科学与工程产业化前沿
-
主题示例:
-
《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创新:从资源保育到精深加工》
-
《菌物资源挖掘与生物制造:驱动农业绿色转型》
-
内容方向:
-
结合其菌物资源保育、分类系统学研究,探讨菌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
分享栽培技术创新(如智能栽培、农业废弃物利用)与深加工技术(如质构重组、活性成分提取)的产业化路径;
-
解析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如精准育种、精深加工)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2. 大食物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3. 科技创新与产业扶贫实践
-
主题示例:
-
《科技赋能产业扶贫:菌物产业的“中国模式”》
-
《从实验室到田间:菌物技术转化与农民增收》
-
内容方向:
4. 国际合作与全球菌物产业趋势
-
主题示例:
-
《全球菌物产业格局与中国角色的演变》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菌物技术输出与合作》
-
内容方向:
-
分析中国食用菌产量占全球90%以上的背景与挑战,提出国际竞争策略;
-
分享中赞合作、国际药用菌学会等平台在技术标准制定、资源共享中的作用;
-
预测全球菌物产业趋势(如多模态技术、智能化生产)与中国应对方案。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