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东升教授学术专长与公开演讲内容推测的《中国对外经济战略与全球治理》课程大纲: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二、核心内容框架
模块一: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历史演变
1、改革开放前的对外经济关系:计划经济时期的贸易体制、外资利用与外汇管理。
2、改革开放后的对外经济战略调整:从“三外路线”(外贸、外资、外汇)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3、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阶段性特征: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内外联动”的转型升级。
模块二: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潜能与风险
1、战略潜能:
市场规模优势:14亿人口消费潜力与超大规模市场。
产业升级优势:新能源、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替代性创新”能力。
制度创新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高效治理模式。
2、现实风险:
外部遏制风险:美国对华科技封锁、贸易战、金融制裁等。
内部改革压力: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口老龄化等。
全球治理挑战: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数字治理等全球性挑战。
模块三: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
1、角色定位:
全球治理的参与者: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多边机制与区域合作。
全球治理的贡献者: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如新冠疫苗、绿色能源技术)。
全球治理的引领者:推动国际制度变革,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
2、战略选择:
推动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WTO、IMF等国际组织的核心地位。
加强区域合作:深化RCEP、中欧投资协定、“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机制。
构建新型伙伴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共建“全球南方”合作网络,推动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
模块四:中国对外经济战略与全球治理的实践案例
1、贸易领域:中欧班列、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提升陆权经济效率。
2、金融领域:人民币国际化、CIPS跨境支付系统、数字货币(DCEP)等金融创新。
3、科技领域:华为“饱和式研发”、半导体国产替代、原子级制造等科技突破。
4、能源领域:中伊石油人民币结算、光伏组件国际标准制定等能源合作。
模块五:未来趋势与前瞻性预测
1、全球秩序重构:西方霸权周期衰退与中国复兴的必然性。
2、技术自主化:加速国产替代,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
3、金融风险防控:防范美国债务危机外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4、全球治理变革:推动建立以国际货币换锚、贸易均衡与财政协作为特征的全球经济治理新体系。
三、课程特色
1、跨学科融合:结合国际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提供多维分析框架。
2、案例驱动:深度解析中欧班列、人民币国际化、华为科技突破等实战案例。
3、前瞻性预测:基于翟东升教授对全球秩序重构的长期跟踪,提供未来趋势研判。
4、实战导向:设计模拟谈判、地缘政治推演等互动环节,强化决策训练。
四、适用人群
-
跨国企业高管:需要应对全球贸易战、科技封锁的决策者。
-
政府外交人员:从事国际经济合作、贸易谈判的实践者。
-
创业者:计划拓展海外市场的创新领导者。
-
学术研究者:关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全球治理的学者。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