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皚教授若开设《全球资本市场展望》课程,大纲围绕全球经济金融大势、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风险、中国经济增长逻辑与投资赛道、资产配置逻辑与风险管理四大核心模块展开,结合其公开演讲中的核心观点与学术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一、全球经济金融大势:增速放缓与结构性矛盾
1、发达经济体长期低速增长
数据支撑:美国经济增速或降至2%以下,欧洲1.5%以下,日本1%以下,三大经济体占全球60%,其放缓将拖累新兴市场。
深层原因:人口老龄化、技术红利消退、债务高企(如美国国债突破30万亿美元)构成长期制约。
案例分析:欧元区德国经济接近停滞,日本因自然灾害与长期动力不足增长乏力。
2、新兴市场分化与中国的角色
中国增长逻辑转变:从房地产与基建驱动转向制造业升级(尤其高技术制造业),2020-2021年平均增速5.1%标志中低速时代来临。
外部拉动效应减弱:欧美经济放缓通过贸易与投资渠道对中国形成下拉压力,需通过内需与产业升级对冲。
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风险与改革僵局
1、美元本位制的“不对称性”
美联储的“准世界央行”角色:其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直接影响全球流动性、汇率与通胀,但仅以美国国内目标为准,忽视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历史教训: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大规模购债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新兴市场被迫承受输入性通胀。
2、浮动汇率体系的内在矛盾
投机资本脱离实体经济:全球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超3万亿美元,远超真实贸易需求(年约20万亿美元),导致汇率波动与资金流向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
货币危机循环:过去40年浮动汇率引发无数次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迫使国家储备大量美元资产,加剧全球失衡。
美国阻力:浮动汇率体系对美国有利,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广该体系,阻碍改革。
三、中国经济增长逻辑与投资赛道:从房地产到高端制造
1、房地产投资黄金时代终结
数据与政策信号:2021年后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房产税试点推低房价预期,政策引导资金转向股权投资支持实体经济。
风险警示: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上升,行业下行趋势不可逆,需防范系统性风险。
2、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成为核心赛道
政策导向:制造业投资(尤其高技术领域)增速显著高于整体,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赤字、基建投资,货币政策通过降准降息支持制造业。
中美脱钩背景:美国对华战略转向遏制,科技领域成为竞争焦点,中国需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与美国综合实力平衡。
四、资产配置逻辑与风险管理:从房地产到股权与保险
1、财富管理四件事的宏观关联
保值(跑赢通胀):股权投资、二级市场投资因政策支持与实体经济关联性增强,成为抗通胀重要工具。
增值(财富成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回报预期提升,保险类资产因稳健性维持快速发展。
传承与转化:通过信托、家族办公室等工具实现财富跨代传递,并转化为教育、健康等美好生活投入。
2、风险防范与监管强化
重点领域风险:债务风险(尤其房地产相关)、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需长期消化。
海外投资警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如加息)可能引发汇率及金融动荡,需谨慎布局海外期货与股票投资。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