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威《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题培训 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深水区•伟大复兴》课程大纲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题培训
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深水区•伟大复兴
【课程背景】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2024是两股重大的历史潮流的聚集:一是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是人类正在经历自工业革命以后最重要的一场数字经济带来的重大变革。
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要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升级。
会议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课程大纲:
一、会议背景:大变局时代宏观视角的中国经济走向
1、正确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驱动
(1)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
(2)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5)污染治理;
(6)精准脱贫;
2、正确理解伟大复兴和中国崛起是国运之必然
(1)中国经济观察的三个视角:外部与内部、宏观与微观、短期与长远
(2)中国崛起的内在逻辑:1949年以后九次国运
(3)冷战的中国红利:从中国力量到中国声音
(4)金融是国家安全: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
3、深刻认识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正确理解“高质量发展”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2)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四大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3)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个要点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发挥经济龙头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二、坚守“实业报国”初心,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1、“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两层内涵和四条主线
(1)内涵1:确保稳定。确保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倒U型”走势下的稳定
(2)内涵2:趋势向好。下半年相机抉择、再次加大政策力度
(3)财政主线:短期适度加力,明年年中或相机抉择加码
(4)货币主线:灵活性或指向地产,有效性指向实体经济
(5)地产主线:短期力度适度,“保交楼”、“稳项目融资”等政策预计增量加码
(6)消费主线:重建消费信心,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五大关键字
(1)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及数据要素
(2)国企改革:国企专注主体主业,发展民营经济及外资经济
(3)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建供销体制、农村土地改革及财税金融改革
(4)高质量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功能性产业政策调整及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高水平开放:以一带一路对切入点的制度转型和人民币国际化
3、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八大看点
(1)从先立后破到经济工作“避免前紧后松”
(2)金融新定位,提升资本市场对新质生产力支持力度
(3)扩大内需,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4)超长期特别国债及早落地,适时开展降准降息
(5)强化主体责任,债务高风险省市“既压债务、又稳发展”
(6)国家介入,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政策措施
(7)避免第三次就业危机,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良性循环
(8)以区域对抗国外集团竞争,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4、正确理解12个字总方针总路线: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1)稳中求进:
稳是大局,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
进是方向,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
(2)以进促稳:
确立更适宜的目标、出台更统一的政策,用可持续发展来解决稳定问题
(3)先立后破:
要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避免 “一刀切”。
“立”,是要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新动能见实效。
“破”,是要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以转型升级稳住经济增长的引擎。
四、2024经济运行及对三中全会的三个正确理解
1、对2024年国内、国外经济形势的宏观预估
(1)五大消极因素
因素之一:全球贸易结构碎片化
因素之二:地产为核心的消费复苏缓慢与消费信心不足
因素之三:地方政府隐形债与投资能力不足
因素之四: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
因素之五:超发的货币与失效的货币政策
(2)四大积极因素
因素之一:中美旧金山会晤为中美之间缓和的关系可能带来想象空间
因素之二:第七轮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部分产业进入主动补库阶段
因素之三:以超大内需为孵化体的科技产品全球竞争力增强(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因素之四:财政赤字率和宏观负债率的底线突破带来更大的财政刺激操作空间
(3)三个动能驱动
第一个动能:消费温和反弹
第二个动能:先进制造业及政府对基础建设等固定资产的投资
第三个动能:一带一路推动下的出口动能(政治经济双重影响力)
2、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哲学递进
(1)《中国制造2025》的路径正义
解读:中国制造2025 “一二三四五五十”的国家战略
(2)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3)深化理解生产资料由实体资本向知识资本、人力资本转变
(4)数据要素成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生产要素
(5)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以技术突破为核心的弯道超车
案例:《三体》与技术爆炸
3、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双重选择
(1)崖山之战、永历殉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
(2)从两个确立看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基础、历史经验和哲学内涵
(3)从国际共运盛衰看中国共产党的十条历史经验
4、正确理解党的自我革命:改革落地有声的最后一公里
(1)狠抓落实,持续提升群众改革获得感
(2)驾驭风险,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盯住重点,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关系
(4)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
讲课预约电话:李助理 13811229543(微信)【非培训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