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鹏院士《量子计算技术路线演进与国家战略协同》课程大纲
一、引言:量子计算的战略地位与时代使命
1、量子计算作为大国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
量子计算被视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重塑全球科技战略格局。
数字时代算力需求爆炸性增长,量子计算是突破经典计算瓶颈的唯一路径。
2、中国量子计算发展的紧迫性
全球量子计算竞争白热化,美国、欧盟等国家通过战略规划加速布局。
中国需从“并跑”向“领跑”跨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量子计算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与全球竞逐
1、主流技术路线解析
超导量子计算:以量子比特集成度高、操控速度快为优势,但需接近绝对零度的极端环境。
光量子计算:利用光子传输与操控,适合特定问题求解,如“九章”系列实现量子优越性。
离子阱量子计算:通过激光操控离子实现高精度量子门操作,但扩展性面临挑战。
中性原子量子计算:2025年刷新世界纪录,展示多比特纠缠与并行计算潜力。
硅基量子点、核电共振、拓扑量子计算:新兴路线探索中,各具独特优势与挑战。
2、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全球科技力量围绕不同体系竞相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尚未形成收敛。
中国“多点开花”,在超导、光量子、中性原子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三、中国量子计算的发展路径与战略协同
1、国家战略布局与政策支持
国家实验室引领协同攻关,强化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
培育复合型工程人才,破解转化瓶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2、关键核心设备自主可控
加速电子束光刻机、稀释制冷机等“卡脖子”设备研发,实现国产替代。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自主研发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等关键技术,突破技术封锁。
3、产业生态构建与国际化合作
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形成量子计算产业链。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全球量子科技生态链建设。
四、量子计算的前沿突破与未来展望
1、中国量子计算的里程碑成果
“九章”系列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量子优越性,解决高斯玻色采样问题。
“祖冲之”系列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展示多比特纠缠与量子纠错潜力。
2024量子比特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刷新世界纪录,推动通用量子计算进程。
2、未来趋势与挑战
从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计算(NISQ)向通用容错量子计算迈进的长周期竞争。
量子纠错、多比特操控、算法优化等共性瓶颈的突破方向。
3、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
AI优化量子纠错算法,减少辅助比特数量,提升计算效率。
量子计算解决AI能耗问题,实现“低能耗高算力”的颠覆性变革。
五、行动倡议:人人有责的量子科技生态
1、对科研人员的呼吁
坐冷板凳,追求极致,将技术做到世界一流。
敢于挑战权威,开辟新赛道,推动原始创新。
2、对青年学子的建议
选择热爱,享受科研过程,培养跨学科视野。
超越导师,探索未知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3、对社会各界的期待
支持基础研究,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环境。
推动产学研协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生态链。
六、结语:量子计算的未来图景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