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教授《中美博弈与未来走向》课程大纲
一、课程核心目标
1、解析中美博弈本质:从历史、经济、科技、军事等多维度剖析中美竞争与合作的底层逻辑。
2、预判未来趋势:结合国际格局演变,探讨中美关系可能的走向及对全球的影响。
3、提升战略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员对国际形势的洞察力与决策能力。
二、课程内容框架
模块1:中美博弈的历史脉络
1、近代中美关系溯源
八国联军侵华:美国参与对华侵略,展现新兴帝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二战合作与对抗:从共同抗日到朝鲜战争,中美关系从合作转向对抗。
2、冷战时期的战略博弈
70年代“破冰接触”:中美因共同反对苏联霸权而走近,但战略互信有限。
苏联解体后的冲突:从“银河号”事件到台海危机,中美关系多次跌宕。
3、21世纪的深度融合与竞争
经贸互补与依赖:中国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美国高科技形成互补,但逐渐挑战其优势地位。
科技与军事崛起: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引发美国战略焦虑。
模块2:中美博弈的核心领域
1、经济与贸易
关税战与市场准入:中美互加关税,影响双方贸易平衡与全球供应链。
科技脱钩风险: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中国加速自主创新,推动国产替代。
2、科技与创新
高科技产业竞争:中美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激烈角逐。
创新合作的可能性:探讨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空间。
3、军事与安全
军事装备与战略部署: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与威慑力对比。
安全合作挑战:两国在网络安全、太空竞争等领域的信任赤字。
4、国际舆论与规则制定
话语权争夺:中美在国际组织、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博弈。
规则制定权:从国际贸易规则到全球治理体系,中美争夺主导权。
模块3:中美博弈的影响与应对
1、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多极化加速:中美博弈推动新兴经济体合作深化,区域合作机制成为新治理平台。
供应链重构:贸易战迫使企业调整供应链布局,影响全球产业效率。
2、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
经济挑战与机遇:中国面临外部压力,但内需市场与科技创新提供发展动力。
战略定力与反制措施:中国通过深化双循环战略、强化自主可控能力应对挑战。
3、对美国的影响与调整
内部矛盾加剧: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引发国内分歧,经济与社会问题凸显。
盟友关系变化:美国推动盟友制衡中国,但盟友对过度制裁表示担忧。
模块4:未来走向与战略选择
1、中美关系的可能路径
竞争与合作并存:在气候、反恐等领域保持合作,同时在科技、军事等领域持续竞争。
冲突升级风险:误判或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局部冲突,但全面对抗代价高昂。
2、中国的战略选择
坚持和平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
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倡导多边主义与公平规则。
3、美国的战略调整
重新评估对华政策:美国需在遏制中国与避免冲突之间寻找平衡。
加强国内改革:通过提升自身竞争力,而非单纯打压对手,应对中国崛起。
三、课程特色
1、历史与现实交织:通过百年中美关系史,揭示当前博弈的深层逻辑。
2、案例驱动分析:结合华为事件、南海争端、科技战等典型案例,深化理解。
3、互动与思辨:设置提问环节,引导学员结合自身经历思考中美博弈的应对策略。
4、权威性与前瞻性:金一南教授作为国防大学战略专家,其观点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
四、适用对象
-
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战略眼光与决策能力。
-
企业管理者:从国际博弈中汲取战略管理智慧,应对全球化竞争。
-
青年学生:培养历史思维与全球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国际关系爱好者:深入了解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中国外交的智慧。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