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简介
蔡昉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1956年9月出生于北京,江西萍乡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丝绸之路研究院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他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国外多所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蔡昉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以及“三农”问题的理论与政策等。他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30余部,其中《超越人口红利》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获第六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蔡昉还获得过“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等荣誉称号,以及出国留学人员杰出成就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华人口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等。
2026年蔡昉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结合蔡昉教授的研究领域与当前经济形势,2026年他可能擅长的演讲主题方向包括:
1、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发展:
核心内容: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制度建设平衡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与破坏性,让创造性大于破坏性。分析人工智能在就业保障、技能培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银发经济等方面的赋能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提升赡养生产率,跑赢老龄化进程。
案例支撑:结合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分享人工智能在促进就业、提升生产率、扩大消费市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2、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新策略:
核心内容: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挑战,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研究人工智能在应对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如提升赡养生产率、扩大养老资源、提高分享水平等。
案例支撑:结合国内外老龄化社会的案例,分享中国在应对老龄化方面的政策创新与实践经验。
3、劳动力市场变革与就业政策创新:
核心内容:探讨劳动力市场变革的趋势与挑战,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研究如何通过完善就业保障、技能培训等制度,最大化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案例支撑: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践,分享在促进就业、提升劳动力素质、优化就业结构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与实践经验。
4、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从理论到实践:
核心内容:分析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人工智能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提升生产率、创造新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等。
案例支撑:结合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分享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5、共同富裕与城乡融合发展:
核心内容:探讨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分析城乡融合发展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研究如何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案例支撑:结合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分享在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与实践经验。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