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简介
姜奇平是中国互联网经济与信息化领域的权威专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主编、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他1962年出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互联网经济、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被《硅谷时代》评为“带领我们走向数字时代的20位中国人”之一。
主要成就与贡献:
-
学术著作:著有《分享经济:垄断竞争政治经济学》《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基于均衡的效率与效能分析》《新物种起源:互联网的思想基石》等十余部学术专著,系统阐释了数字经济、分享经济、信息化战略等领域的理论框架。
-
政策影响:参与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设计,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
行业启蒙: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初期,通过“数字论坛”等平台推动互联网文化普及,提出“直接经济”“知本家”等概念,影响深远。
2026年姜奇平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结合姜奇平的研究领域与当前数字经济趋势,2026年他擅长的演讲主题方向包括:
1、数据要素市场与生态化建设
核心内容: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市场化需面向应用场景,通过“复用”实现价值最大化。演讲可能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路径、场景牵引作用及生态化建设模式。
案例支撑:结合“数据二十条”等政策,分析公共数据开放、数商典型应用场景等实践。
2、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核心内容:数字经济如何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展、新业态催生等“三乘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关联:解读国家数据局局长关于数据复用与经济增长新空间的论述,探讨数字经济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角色。
3、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变革
核心内容:新质生产力(如AI、大数据)对传统产业的重构,以及东北等地区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换道超车”。
实践视角:结合AI大模型发展阶段分析,探讨技术革命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深远影响。
4、互联网经济范式转型
核心内容: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范式升级,强调乘法效应与协同创新。
理论延伸:基于垄断竞争政治经济学框架,分析平台经济、双边市场等新型经济模式的治理逻辑。
5、信息化战略与政策创新
核心内容:信息化如何支撑国家战略(如碳中和、共同富裕),以及政策创新的方向(如数据确权、反垄断)。
国际比较:借鉴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经验,提出中国路径的差异化策略。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